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渠道来教会人们如何迎接新生命,却很少去教会人们如何面对失去。
我至今仍记得当年姥太太离开的时候,自己是有多崩溃和无助。那时候,心里想的都是从此就没人关心没人爱,孤孤单单一个人了,全然没有想到其他爱我的人们。直到某天听到那个改变我一生的乐团的歌唱,才终于从颓废中走出来。现在想起来,自己简直就像《百日告别》中被提到的澳大利亚雨后的绵羊---倒在地上,可能会被人扶起;但如果倒在草丛里,没有人发现,就选择一直倒在那里。
《百日告别》这部电影,讲述了芯敏和育伟两个人在同一场车祸中分别失去了自己的挚爱以后,经历着从痛苦到终于释怀的过程。观看这部电影时,自己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从影片开始不久,就一直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泪水中包含难过的成分。
看着芯敏和育伟两人从一开始头七时,在一群诵经的人中显得突兀,到最后百日之时,面无表情地诵着经,融入周围。那该是经历了一种痛到麻木,痛到再也不会再痛的感觉吧。这世间之别离与别离给人带来的无尽痛苦,让我无比伤感。
泪水中包含同情的成分。
芯敏对着那条精心烹制的毒鱼平静地说:“开动吧”;育伟站在高处纵身一跃。他们这样想尽一切办法来逃离苦楚的行为怎能不让人同情?如果我做得到,我真的很想拥抱他们,告诉他们,别怕,一切都会过去。
泪水中包含着感慨的成分。
健忘的父亲听完芯敏遭遇的变故之后只是微笑地重复着和她打招呼的话语;歇斯底里的育伟抹去家中妻子留下的一切痕迹之后才终于平静。我不禁感慨,原来对于深陷痛苦中的人来说,遗忘竟成了幸福,这样的人生该有多么不幸。
泪水中包含感动的成分。
当陆老师把国中时的仁佑用来安慰自己的卡片递给芯敏,卡片上那句“陆老师,花开花谢或有时。”占据了满屏;当育伟因为晓雯的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遗志而做出的努力终于决定直面失去,带着晓雯的期待活下去。我为这不断在世间轮回的爱,以及爱中传递着的勇气而感动。
碰巧的是,芯敏和育伟都没有顺利地完成自杀行动。我想,这或许也是上帝给予他们的又一次机会?
没错,要活着,并且清醒地面对失去很痛苦。在经历失去之后,我们或许都会想:如果死亡可以让我们不要别离,那么死比生更值得。
但是,追随他们死去,一点痕迹也不剩,却又要让其他爱着自己的人经历二次别离,陷入更深的悲苦之中,这样真的是负责任的做法吗?
其实,只要还活着,就还有希望。
好好活着,你会看得到,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爱人朦胧的笑脸。你会感觉得到,他们留下的痕迹与温暖,还在陪着你,给你力量与支撑。
你会看得到,有人在为他们留下的期望而坚持努力。你会感觉的到,他们的爱被传承着,经历一次又一次轮回,越来越鲜活地存在于这世上。
花开花谢须有时,我们都应该鼓起勇气面对失去。活下去,伤痛总会过去!
(作者:苗苗 责编:李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