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不同的是如同解读回应这迷茫,在青春所设的迷局里,有的人失掉方向,但总有些人默默收拾行装,向着远方,对命运交出自己的答卷。在那里,有青春的另一种可能。
这些勇敢的拓荒人就是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张乐、郑飞、李斌、李艳艳、赵颖,他们用另一种方式点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一年的支教生活,他们作为师者,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在对祖国希望的细心呵护中,书写了不一样的青春故事。回忆起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文化遗产学院2013级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郑飞说到:“生命是一场单向的旅程,希望我们在韶华还没有逝去的时候做出最青春,最激昂,最有意义的抉择。于艰苦中锤炼自己,于奉献中升华自己,于服务中超越自己。我们没有办法走回头路,但是我们可以回头看,回头看看我们那些无悔的选择,那些艰苦的奋斗,那些充满意义的行动。薪火相传,大爱无垠,用青春用奉献铸就生命的华章。”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是自1999年开始由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项目。项目采取“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的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能够胜任支教扶贫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部分在读研究生,到中西部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和力所能及的社会扶贫、志愿服务、各类公益活动等。
2012年,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扩增至1514人,涉及143所高校。该年,西北大学申请成为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高校,成员名额5人。西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立于2012年10月。2013年9月,这五位热血青年作为西北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的5名志愿者赴服务地—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这一年,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在服务农村基层教育、开展志愿者活动、助力基层团建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赢得了服务地领导、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日前,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已顺利返校,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已抵达富平县,接过上一届志愿者的接力棒,继续践行使命,传递青春梦想。
来时有梦,青春不负。这段关于青春探索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不同的脸庞和心灵会在接下来的找寻里得到不同的答案。相同的是,他们会在一年时间里,在与土地自然孩童自我的不断平行对话中丰盈岁月惊艳时光,最终,他们会带着对青春迷局的解答奔向各自的人生道路。而那里的自然土地孩童会年年岁岁迎来不同的青年,继续着这个美丽的约定。
记者:邓晓风 编辑:王梦琦
富平团县委 教育局向支教团赠送“奉献青春 共育桃李”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