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青马工程  -  正文

寻迹千年文明 传承志愿精神┃逐梦1班开展西安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文化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3-17  阅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践行雷锋精神,315日上午,西北大学"青马工程"第十七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逐梦1班团支部赴西安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开展"守护文化根脉 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全体学员通过沉浸式参观历史遗址、体验非遗文化,在触摸历史中感悟文明传承,在躬身实践中锤炼责任担当。

183910

触摸历史肌理 感受文明厚度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依次参观城墙断面遗址、过水涵洞遗址、含光门门道遗址。唐代御道遗存的车辙痕迹与宋代叠压的夯土路基,展现了"路土之上见兴衰"的历史变迁;1400年的地层叠压关系,从隋代初创的夯土基址到明代包砖的工艺演变,直观呈现西安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城垣建筑活化石"的独特价值;过水涵洞遗址中保存完好的单拱券顶结构,印证了古人"先建排水系统后筑城"的科学智慧。

解码非遗密码 传承文化基因

"山海织锦——日照农民画展" 展厅,学员们系统了解日照农民画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色。通过《吉星高照》《敬海》等30幅作品,深入感受"多彩民俗""沿海渔事"等五大主题的文化内涵。讲解员指出:“农民画中'稻蟹共生'的生态模式,与《齐民要术》记载的'桑基鱼塘'异曲同工。”原来是这跨越几千年的文化纽带,让中华民族达到了生活方式的共通。

思想碰撞交汇 凝聚青春共识

在遗址保护讨论环节,学员们围绕"新时代如何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展开热议。来自文物保护专业的学员提出:"我们可以建立'文物保护青年志愿者联盟',定期开展遗址监测、文化宣讲等活动。"来自历史学院的学员结合《论党的青年工作》指出:"雷锋精神中的‘螺丝钉精神’,正是我们攻克文化遗产保护难题的动力源泉。"现场全体学员表示愿意"以青春之名守护文明根脉,用志愿行动传承文化基因。"这份誓言将化作持续行动,推动"青马文化传承计划"在更多历史现场生根发芽。

以青春之名 赴文明之约

此次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志愿服务精神深度融合,使同学们在触摸历史中增强文化自信,在服务他人中涵养奉献品格。通过含光门遗址的千年文明印记与农民画的非遗传承实践,学员们深刻认识到:从断壁残垣到绚丽画卷,从历史积淀到当代创新,新时代青年既是文明传承的见证者,更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


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西安郭杜教育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 710127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