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上级文件  -  正文

关于印发共青团陕西省委四项工作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03-10  阅读量:

各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团委,省直各团工委,有关厅(局、企业)团委,各高等学校团委:


共青团陕西省委四项工作计划已经团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共青团陕西省委

2013年3月4日



共青团陕西省委“青春导航计划”实施意见


切实做好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工作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团代会精神,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引导青年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现就在全省开展“青春导航计划”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为统揽,着眼于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青少年教育引导工作,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永远热爱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

二、目标任务

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始终坚持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青少年,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创新方法和载体,不断提高青少年思想引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着力构建导向明确、层次清晰、特色鲜明、充分融入青少年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

---引导广大青少年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统一起来,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和建设“三强一富一美”新陕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和鲜明的价值导向。

---不断增强青少年思想引导工作的科学性,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理清思想引导的目标层次,促进青少年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牢固的法制观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思想引导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充分发挥陕西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厚的优势,充分挖掘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大力弘扬陕西精神,在贯彻落实中、省要求和继承陕西共青团优秀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创造,形成富有陕西特色的宣传思想工作和活动品牌,形成既主题统一又形式多样、既同步推进又鲜活生动的宣传思想工作局面。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尊重现实状况和青少年思想特点,充分利用青少年喜欢的沟通、联络和交流方式,充分发挥情感、艺术、时尚元素在真理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增强运用新媒体手段的能力,开发青少年喜欢的文化产品,开展青少年乐于参与的活动,把思想引导工作融入到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主线。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广大青年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引导青年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引向深入。

1.深化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发动基层团组织和各类青年组织持续开展“万名团干宣讲党的十八大”、“美丽陕西、青春给力”主题团日活动等。着力用好《团萱漫话——感悟党的十八大》等10部面向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党的十八大精神青少年网络宣传片,持续开展“感悟党的十八大·青春正能量”、“青春共话党的十八大”等微博、手机报主题编创,最大限度地在广大青年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共识。

2.深化青少年理论武装工作。广泛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开展“红领巾大讲堂”、大学生“与信仰对话”等重点活动300场次以上。全面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将培养领域由大学生骨干拓展到各条战线的青年骨干中去,每年培养13000名青年骨干。充分利用青少年入队、入团、入党等时机,以“党团队员话成长”为主题,抓好党团队意识的有效衔接。

3.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专题座谈交流会,市级、县级团每年各不少于5场、3场,各类基层团组织每年至少开展1场;结合“与祖国共奋进、与陕西同发展”,发动不同领域的基层团组织每年至少开展1场“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团日活动,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我的未来·中国梦”主题活动;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专题网络活动,引导青少年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二)广泛开展“三观”、“三热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把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保持合理预期和奋斗精神结合起来,把尊重物质财富创造与保持精神追求结合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鲜明的时代性和厚重的历史感结合起来。

1.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深化“延安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普及延安精神,让青少年懂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于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让青年骨干深刻理解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让青年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劳动·创造·奋斗——我的青春故事”主题,积极挖掘、选树、宣传一批普通青年可学的身边典型,引导青少年弘扬陕西精神、延安精神、时代精神,自觉树立劳动创造财富、奋斗成就人生的价值观念。以“青春雷锋耀三秦”为主题,在全省开展“寻找我们身边的雷锋”、“学雷锋主题团队日” 、“雷锋榜样进校园”等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引导青少年学习了解雷锋精神的思想内涵和当代价值,让学雷锋成为当代青少年的积极追求和自觉行动。深入开展青少年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实践活动,以食品行业、窗口行业为重点,开展青年文明号“诚实守信,从我做起”主题活动;以公共场所为重点,开展礼仪宣传、文明引导等活动;以中学生为重点,开展“与人生对话”活动;以少先队员为重点,丰富少先队活动课程内容,开展“三秦雏鹰展翅、争当四好少年”、“手拉手”、“雏鹰争章”等实践活动。

2.引导青少年努力践行“三热爱”。深化“与祖国共奋进、与陕西同发展”等主题活动,通过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论坛等,宣讲国情、省情和形势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我省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以事实激励青少年投身祖国建设。充分挖掘我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开设青少年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讲堂,组织参观民族奋斗史、党的革命史等展览,用厚重的陕西文化资源激发青年潜能、汇集青春力量。广泛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等活动,以中小学生为重点,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挖掘和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青少年从热爱自己的家庭、单位(学校)和身边的人做起,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培养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等基本道德品格,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好的社会理想。

四、推进措施

1.始终坚持分类教育引导青少年。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修订完善省、市级《陕西青年思想引导大纲》;深化基层团委引导大纲转化工作,总结创新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引导路径和载体,探索扩大分类引导工作的适用范围(特别是乡镇、新媒体从业青年等重点群体);注重将团的品牌工作植入分类引导工作中,在企业青工、青年农民、大学生中分别开展青年文明号文化节、乡村青年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准确把握不同青少年群体思想引导的侧重点:针对少年儿童,侧重引导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要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针对中学生,侧重引导逐步养成良好品德,逐渐形成责任感,初步形成理想信念;针对大学生,侧重引导形成良好的品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针对进城务工青年,侧重引导自觉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针对企业青年,侧重引导把诚实劳动、不懈奋斗作为成就事业、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路径,在服务企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实现个人价值;针对农村青年,侧重引导学习党对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增强科技致富意识,倡导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贡献力量。

2.切实推动共青团新媒体建设。以增强与青年互动、对青年吸引力为重点,加强各级各类共青团工作网站建设。在进一步推动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个人开通认证微博、扩大共青团微博覆盖面的同时,着力加强微博内容建设,通过强化话题策划、上下联动,以及开展专题培训等措施,提高共青团系统微博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市级以上团组织普遍建立手机报,覆盖更多普通青年。增强可持续性,进一步推动基层团组织利用QQ群组、微信群组、飞信等途径,建设并用好小型化、分散化、社区化的新媒体工作平台。加强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建设,积极探索对新媒体领域从业青年的联系、服务和引导。

3.不断丰富青少年文化工作载体。继续加强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的合作,联合推出更多能够广泛影响青少年、合理体现共青团标识的固定栏目和电视广播节目。联合社会力量,持续创作生产符合青少年特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合理体现共青团标识的优秀文化产品。继续组织开展青少年优秀文化产品“五推”活动,联合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征集、推介一批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优秀图书、影视、歌曲、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定期举办以数字影像大赛、动漫大赛等为内容的“三秦青年风尚季”活动,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形式多样的基层青年文化活动。组建全省青少年文化社团联盟,建立三秦青年文化人才库,提升《少年月刊》、《当代青年》的办刊质量和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促进陕西青少年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4.积极发挥团属阵地教育服务功能。定期对已命名的全省青少年教育基地进行考核,编印《全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服务手册,促进教育基地规范运行。充分发挥省青少年宫协会的作用,打造青少年社会教育品牌项目,确保“周末剧场”、“流动少年宫”活动常态化开展;加强团属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投入,在实现地市级团属活动场所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确保安全,坚持公益性,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优质便利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五、有关要求

1.强化责任、持续推进。各级共青团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长期、持续开展的意识,要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做到明确工作内容、明确责任人员、明确时间节点、明确工作要求;各级团组织要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定期通报工作开展情况,表彰先进、通报问题,激发广大团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统筹资源、系统推进。发挥共青团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的整体作用,加强合作、紧密联系,形成共同推进教育引导青少年的系统化工作机制;借助专业力量的影响力宣传、推广共青团工作,扩大团的工作和活动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借助团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与专业力量和市场力量合作推出优秀文化产品,推动引导青年工作由“内容供应”向“产品供应”转变。

3.打造品牌、创新推进。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青年思想特点变化,不断创新方式载体、创建工作品牌;深化主题实践活动品牌,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名称响亮、青年喜爱的精品活动;建立“主题活动月”制度,不断深化内涵、健全机制,提升共青团组织和活动的影响力。






共青团陕西省委“建功成才计划”实施意见



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建功立业,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是发挥共青团组织生力军和突出队作用的具体体现。为进一步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伟大实践,结合全省共青团工作实际,特制定“建功成才计划”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及省第十二次团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引导团员青年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搭建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服务平台,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做贡献,促进全省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


围绕全面建设“三强一富一美”的奋斗目标,以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引导青年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主动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对和谐陕西建设的贡献率;促进青少年环保事业发展,深化创新“保护母亲河”行动,提高对生态陕西建设的贡献率;贴近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提高对青年人才培养的贡献率。

三、主要内容

(一)带领团员青年在小康陕西建设中建功成才

开展“为重点工程献青春”活动。围绕全省“十二五”建设规划和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组建“青年突击队”,承担关键性任务;协调企业党政部门,将“青年突击队”放在关键岗位,成为重点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推进青工创新创效活动。深化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为主要内容的青工创新创效活动,推广“五小”竞赛、“先进操作法”推广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服务。积极服务三农发展。动员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参与扶贫工作,实施好“雨露计划”、“扬帆工程”等项目;继续职合农业部门向大型养殖场、示范合作社等选派大学生助理;大力开展农村青年培训,省级示范培训2000人,带动全省团组织培训人员5万人次;深入开展乡村文化节活动,丰富农村青年文化生活;配合做好大学生村官联系服务工作,促进其在基层干事创业;加大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增强创业致富和辐射带动能力。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继续完善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和地方项目,力争5年招募、组织65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重点向边远贫困地区派遣,扩大研究生支教团和支教专项规模,深化基层青年工作专项,鼓励和引导更多志愿者扎根基层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大中专学生科技创新行动。以“挑战杯”科技竞赛活动为龙头,抓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推动科技作品成果转化;引领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型社会建设,在大中专学生中开展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的普及活动,继续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推选工作,鼓励和支持学生科技社团的组建和发展,发现和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

(二)带领团员青年在和谐陕西建设中建功成才

主动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切实履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组长单位职责,在全省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省级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推动全省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加强“面对面”活动、12355服务平台等机制性建设,以议案、提案的方式推动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青少年问题;强化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关爱,积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有效融入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搭建育人平台,举办“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人文大讲堂”等各类文化赛事活动,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引领校园文化风尚。提升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水平。弘扬西安世园会志愿者“小蜜蜂”精神,以清明黄帝陵公祭、杨凌农高会等为牵动,建立“流程标准化、服务专业化、形象时尚化、活动品牌化”的大型活动志愿服务机制;依托网络平台,抓好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和动员机制,在社会应急、突发事件中彰显志愿者的价值和风采;构建基层志愿服务网络体系,指导各基层团组织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或总队,达到“县县有协会”的目标。深化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争取团中央资金、项目支持,汇集社会力量,筹集资金建设300座“亲青七彩小屋”,配套资金不低于600万元;在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以及社会公益组织中成立1500支以上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与“亲青七彩小屋”结对,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五项内容开展志愿服务。拓展希望工程服务领域。拓展陕西青少年公益活动筹资渠道,建设好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筹资、资助服务平台;加大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和大、中、小学生资助力度,力争5年新建希望小学、希望厨房、希望工程电脑教室、音乐教室、体育园地、青春驿站、爱心家园等300个以上,资助贫困学生10000名以上。

(三)带领团员青年在美丽陕西建设中建功成才

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广泛营建“青年纪念林”、“少先队纪念林”、“共青林”等多种纪念林,5年累计植树50万株以上;深化创新社会化动员机制,加大社会化募集资金力度,扩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参与面;组织青少年积极开展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树木认养、身边培绿等实践活动,促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加强青少年环保理念教育。充分利用保护母亲河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有利契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环保理念宣传活动;引导绿色消费理念,提倡健康节约的文化时尚,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采取创意比拼、征文比赛、主题竞赛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青少年树立节能意识。搭建青少年环保交流平台。推进省、市、县三级青少年环保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大秦岭环保、大学生生态考察、青少年环保项目资助、保护母亲河奖评选等活动,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各类环保实践。

(四)努力搭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服务平台

加快制定青年人才培养规划。充分发挥青联、青企协、青科协等作用,建立“陕西青年人才库”,加强初、中、高级青年人才和海外青年英才联系、凝聚;围绕陕西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在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重点领域,发现、培养、扶持一大批高技能青年人才。积极促进青年就业创业。通过组织创业论坛、政策宣传、典型宣讲等形式,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推动出台更多有利于青年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促进现有优惠政策的贯彻实施;联合人社部门及各级各类社会培训、劳务中介机构,扩大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规模,开展各种岗位技能培训;不断强化见习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全省每年组织青年上岗见习青年人数不低于3500名;发挥就业创业基金会作用,建立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基金管理机制,对具备创业条件的青年进行援助;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协作,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和青年信用示范户建设,不断扩大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覆盖面。不断提升青年职业素养。不断扩大青工技能大赛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省、市、企业“三级联赛制度”,每年自下而上举办青工技能大赛;会同劳动部门,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晋级条件和要求,做好青工技能鉴定;进一步规范“青年文明号”单位的创建,引导青年职工在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奉献社会等方面成为行业表率;以评选“青年岗位能手”为契机,大力营造“比技能、比业绩、比贡献”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弘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持续开展“青年安全示范岗”创建活动,完善创业标准,加强过程监督,优化创评机制,提高青年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四、推进措施

(一)明确目标任务

围绕实现“三强一富一美”的奋斗目标和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等重大项目建设,组织团员青年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攻坚克难、勇挑重担。要围绕社会管理与创新和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帮助青年成长发展。要围绕生态陕西建设的总体要求,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投身环保生态实践,以实际行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打造活动品牌

各市(区)团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本地特点,按照分类分步骤的原则,打造一批青年工作和活动品牌,不断深化“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青年创新创效”等建功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在生产、经营、管理、研发和服务中弘扬职业文明、创造一流业绩。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制定出台有利于计划深化实施的相关政策,并将活动内容和品牌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鼓励和支持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三)建立评价机制

要组织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优秀环保社团、优秀志愿者团队等评选活动,鼓励并支持各类优秀青年团队健康发展;做好“青年五四奖章”、“青年创业奖”等评选表彰活动,培养树立各类青年带头人;完善青年人才举荐、使用机制,努力将青年人才表彰纳入政府和社会的评价表彰体系,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团省委将联合相关单位,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全面深化推进“建功成才计划”。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优化环境、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和协作;要深入一线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有的放矢,特色鲜明地组织开展。

(二)积极推进,力求实效

各级团组织要制订出5年工作推进计划,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分步推进、逐级落实,务求实效;要加强对“建功成才计划”每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确保计划有形有力有效;要克服一阵风的思想,不搞花架子,扎扎实实推进,真正激发广大青年职工的创造激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三)及时总结,加强宣传

各级团组织要在推进过程中善于把握规律性的认识,及时提炼、总结“建功成才计划”服务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好经验,形成一批理论成果和工作模式;要向全社会大力宣传在“建功成才计划”中涌现出的各类青年人才和他们的建功业绩,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展示“建功成才计划”的社会效益。




共青团陕西省委“固本强基计划”实施意见


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各项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现制定共青团陕西省委“固本强基计划”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第十二次团代会精神,坚持党建带团建,突出抓好“两条主线、三个关键”,坚持狠抓基层方向不动摇,抓工作活力与抓组织建设并举,大力加强团员和团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团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为推动全省共青团事业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推进团的层级化组织载体和非层级化组织载体建设,狠抓制度条件、内容设计和干部队伍三个关键,全面推动不同领域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不断扩大共青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努力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活力,力争未来五年在全省基本实现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使共青团组织最大限度地融入在广大青年之中,为做好新时期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奠定广泛扎实的组织基础。

三、主要内容

(一)推进层级化组织载体建设

加强县(市、区)团委建设。加大对县(市、区)团委班子成员的选拔培养,推动配齐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认真落实团干部有关待遇,指导县(市、区)团委按照《团章》规定进行换届。指导县(市、区)团委围绕党政工作大局,统筹工作资源和力量,科学行使工作选择权,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和内容,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形成符合各地实际的特色工作项目。

突出乡镇、街道团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着力建设以街道团组织为核心的城市团的基层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全面规范工作,努力实现活跃,真正把共青团面向基层的“桥头堡”推进到乡镇一级。巩固深化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成果,坚持乡镇、街道“1 1 X”团的委员会配备模式,选好配强委员会成员,科学设计工作内容,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工作水平。探索通过竞争性选拔的办法逐步实现大学生村官制度性担任乡镇团委负责人。

强化村、社区团组织建设。坚持建制村建立团组织的基本建团方式,探索创新团建模式,实现对农村团员青年的全覆盖;注重吸纳各类优秀农村青年担任村团支部负责人,增强村团支部工作力量;大力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工作,力争在符合建团条件的所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团组织。围绕社区的便利性、安全性、娱乐性、健康性、互助性功能,健全社区团的组织设置,发挥社区团组织作用。

(二)推进非层级化组织载体建设

巩固学校团队组织建设。探索创新建团模式,加强研究生、独立院校学生等团建工作,实现对全体高校学生的立体交叉多重覆盖。针对中学中职学生特点,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探索碎片化、分散化的活动载体创新,提升中等学校团建工作水平。认真履行全团带队职责,积极推动少先队学科建设,探索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加强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构建团队一体化体系。

加强和创新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建设。适应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需求,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团员青年较少的实际,积极调整、创新团的组织设置,探索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和青联,延伸团的工作手臂,扩展团组织外部效应,保证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全覆盖。

加大企业团组织建设。继续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力度,以“四有”团组织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标准化团组织建设,广泛开展“达标创优”活动,从业青年规模较大(50人以上)、社会影响较强的非公企业实现团组织全覆盖,非公企业总体建团率持平或超过建党率。在县以上所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团组织全覆盖,同时全面推进在企业内部基层组织中建立团组织。

深化驻外团组织建设。结合陕西外出务工青年群体流动分布实际,继续建立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不断扩大团组织对外出务工青年的有效覆盖。科学设计工作内容,健全工作机制,提升驻外团组织工作活力。按照“建组织以流出地为主、流入地配合,发挥组织作用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配合”的原则,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协作共管机制。探索支持驻外团工委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或社团,推动组织载体有形化发展。

完善开发区、高新区及产业园区团组织建设。找准共青团组织服务各类产业聚集区及区内青年的切入点,依托党建带动,争取党政支持,在县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及产业园区建立、完善团的组织机构,加强团的工作力量,实现团组织对各类产业聚集区内青年的有效覆盖。

加快新兴领域团组织建设。加大社会组织团建力度,加强社会中介机构、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等团组织建设,着力打造青年社会组织,大胆探索枢纽型团组织建设;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性组织进行团的组织载体设计,在不同行业中建立团组织;积极探索在青年自组织、青年兴趣组织和网络中建立团的组织,逐步将其纳入联系、服务和引导范围,覆盖新兴领域团员青年。

(三)加强团员队伍建设

加强团员教育培养。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团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为总揽,深入开展“三观”、“三热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经常性开展以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适应团员青年成长发展的要求,积极搭建舞台,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完善团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做好团员发展工作,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根据地区、系统青年人口发展状况制定团员发展计划,保持团员队伍的合理规模和结构。严格执行入团年龄规定,把握学生团员发展比例,认真履行团员发展程序,逐步细化团员发展标准,更好地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三会两课一制”为基础,坚持和完善团的组织制度,加强团员日常管理。按照动态管理、交叉覆盖的原则,探索流动团员管理社区化,着力解决好流动团员的管理问题。

切实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坚持在党组织统一领导下,把立足点放在对团员的培养教育上,深入开展“推优”工作。坚持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和发展团员入党一般要经过“推优”的规定,严格执行“推优”标准和程序,积极推荐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做党员发展对象。

(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从优选拔配备团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选举、聘任制等办法,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把各领域、各类别中的优秀青年党、团员充实到各级团干部队伍中。坚持市县团干部配备情况通报制度,加强督导检查,市县两级团委书记、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配备率不低于90%。

从严教育管理团干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为统揽,加强团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团干部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团干部始终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成长观教育,教育团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严格落实有关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制度规定。认真履行协管职能,规范团干部协管程序,协助党组织选好配强各级团组织领导班子,推动团干部转岗工作;通过述职、考核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团的领导班子的工作管理。

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团中央实施意见,落实好《共青团陕西省委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全省团干部作风建设的决议》,推动团干部转变作风,强化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务实意识、创新意识和自律意识。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团干部群众观念和青年群众工作能力。落实好《共青团陕西省委关于加强全省团干部学习的若干规定》,全省团的处、科级领导干部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并撰写1-2篇调研报告;各级团干部特别是专职团干部,每月参加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两个半天,每月自学时间不少于30小时;每名专职团干部每年联系不少于50名普通青年。

加大团队干部的培训和锻炼。分级分类大规模开展团队干部教育培训,每年将市、县、乡三级团组织负责人及各级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一遍,每两年将村、社区团组织主要负责人轮训一遍,大规模开展企业、驻外、学校等不同领域团队组织负责人培训,提高团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推动团干部交流轮岗、任职挂职,在艰苦环境、危难险重任务中加强对团干部的锻炼和考验,提升团干部的青年群众工作能力;加大团干部转岗力度,探索建立团干部转岗的有效机制。

四、推进措施

(一)坚持党建带动

积极借助党建工作新格局、新成果,推动基层各领域团建与党建在工作空间和工作内容上实现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工作水平。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积极探索组织引导团员青年的有效路径和载体,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投身西部强省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推动《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全省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党建带团建政策在县级及以下团组织中的有效落实,争取党组织支持,完善各领域党建带团建政策制度,加大对基层落实制度的督查力度,努力形成党建带团建工作长效机制。

(二)强化工作设计

围绕党政需求、社会需求和青年需求,找准工作结合点,有选择、有重点地把握好工作重心,科学设计工作内容,努力使团的工作形成社会功能。在农村要紧紧围绕青年增收成才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团的工作,在企业要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为前提,在学校要特别注重采用青年学生喜欢的联络、沟通、交流、聚集方式,在社区要把握好社区的根本任务和功能。加强对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建立完善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

(三)倾力支持基层

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集中优势资源向基层倾斜,激发基层团组织内在活力。抽调市以上团委机关干部驻县级团委指导工作,选派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锻炼,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青年专项行动,深化大学生助理派驻活动,落实少先队总辅导员编制配备。争取团中央支持县级团委工作经费,落实每个乡镇、街道每年不少于2万元工作经费,推动有条件的地区为村、社区团组织负责人提供经济补贴,积极与财政部门协商落实各级少先队工作经费,落实县级少先队按辖区人口中6-14周岁在校学生数每年人均0.5元标准的工作经费。落实好团省委、省财政厅《关于贯彻落实团中央财政部的通知》及《共青团陕西省委关于支持乡镇、街道团委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从经费项目支持、社会资源统筹、工作指导培训、干部培养交流、业绩考核奖励等方面,全方位给予基层团组织支持和倾斜。

五、有关要求

(一)调研实情,制定措施

各市级团委要认真调研本地区、本系统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切实掌握真实情况。对照团省委“固本强基计划”的目标任务及主要内容,逐项分解有关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可操作的实施办法,明确具体工作措施,并指导基层团组织按计划有序实施。

(二)加大力度,深入推进

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固本强基计划”要求,着力扩大团的组织覆盖,提升团组织工作活力。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向基层倾斜,全力支持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

(三)注重创新,力求实效

各级团组织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实施“固本强基计划”,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探索,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同时,要狠抓工作落实,注重工作实效,以切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共青团陕西省委“枢纽构建计划”实施意见

为了更好地发挥全省各级团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承担起政府社会管理的部分职能,结合陕西工作实际,现就共青团陕西省委枢纽构建计划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和团中央对陕西共青团工作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团代会部署,结合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新需求,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桥梁纽带、业务龙头和日常管理服务平台作用,着力打造以青年为主体或以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协同、青年关切的工作格局,打造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吸引、凝聚和培育一大批青年社会组织,以团组织为“龙头”、“核心”,以服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目标,构建枢纽型组织工作体系,提升团组织的服务能力。通过承接或协助青年社会组织争取政府外包的服务项目,使共青团组织成为承接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政府及机构服务项目向青年社会组织转移的重要载体,促进和实现共青团自身的转型。

三、主要内容

找准共青团职能定位,按照“巩固提高、吸引孵化、服务发展、有序引导”的方针,逐步推进陕西共青团枢纽型组织构建工作。

(一)完善构建枢纽型工作体系的体制机制

成立陕西共青团构建枢纽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共青团组织枢纽构建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小组各项日常工作,协调整合各方资源,督导各示范市枢纽型组织构建工作进展,推动构建以团组织为“龙头”的枢纽型组织工作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办法,规范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合作、管理以及监督考核等。

(二)吸引、孵化、培育青年社会组织,引导其有序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1.联系、凝聚一批青年社会组织。进一步提升青联、学联、青企协、青科协、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属外围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依托共青团现有品牌活动,在同领域、同类型青年社会组织中联系一批运作规范、条件成熟的青年社会组织,成立相应的组织联盟,努力将其凝聚在共青团周围,探索形成共同参与、共治共管的管理机制,延伸共青团工作手臂,多渠道与他们加强联系合作,形成全省青年社会组织良性发展态势,助力社会创新,推动社会自治;升级一批志愿者组织,支持其注册成为民办非企机构;创建一批以青年为主体或为青年服务的社会组织。

2.成立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各级共青团组织注册成立相应级别的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以此为平台,汇集陕西民间的公益基金力量,发挥共青团的政治桥梁纽带作用,努力为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培育和项目开展募集所需资金;运用市场机制争取资源,加强与企业、中介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向社会寻求资源。

3.建立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创建一批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以注入资金、提供服务、合作扶持、指导培训等方式,培育和孵化一批运作规范、影响广泛的行业性、地域性、功能性的青年社会组织和草根社团。重点培育“两大类”青年社会组织:一类是承接共青团相关事务、具有社会功能的青年社会组织,一类是立足青年兴趣爱好、体现青年自主性的青年社会组织。

4.创建“青春驿站”服务阵地。创建“青春驿站”服务阵地,统一打造“青春驿站”工作品牌,为发展成熟的青年社会组织提供入驻场所,帮助其开展相关社会服务。

5.推动政府外包社会服务项目。主动争取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逐步外包一些涉及青少年的公共服务项目。

6.参与竞争,承接政府外包项目。各级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积极参与竞争,努力承接政府外包的服务项目,再组织条件成熟的青年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此类服务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共青团的枢纽作用。

7.协同开展“微创益”公益志愿服务。推动驻陕团工委实体化创建,努力升级其为民办非企机构,为务工青年提供常态便利服务。激发青年社会组织活力,引导各类青年社会组织联合开展一系列公益志愿服务,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推动社会自治。

(三)开展培训、交流、展示活动,强化共青团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1.培训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团组织定期举办青年社会组织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培训机构为青年社会组织骨干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交流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技能,广泛凝聚一批青年社会组织领袖,提升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搭建青年社会组织对话交流和信息反馈平台。在陕西共青团网站上开辟枢纽型社会组织专栏,搭建青年社会组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各类项目和活动信息,设立社会服务相关的主题研讨。线下定期组织青年社会组织间的面对面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增进了解,掌握青年社会组织的现实运作情况和普遍性诉求,及时制定、调整相关对策。

3.举办“秦青汇·嘉年华”活动。举办 “秦青汇·嘉年华”活动,联系、发动条件成熟的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积极向社会公众展示各自工作和公益活动开展情况,提升青年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参加,提高其对青年社会组织的了解,推动其主动外包部分服务项目。

4.在青年社会组织中创建团组织。在条件成熟的青年社会组织中开展团建活动,探索在青年社会组织中建团的路径、方法、载体、机制,强化共青团在青年社会组织中的实质性存在,发挥实质性作用。按照“四个有、四上墙”(有班子、有活动、有阵地、有档案,团旗、团歌、组织构架、工作制度上墙)原则在条件成熟的青年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逐步实现团的组织和活动对他们的全覆盖。植入共青团工作,通过发挥共青团的品牌效应,联系和聚合一大批社会组织,提升共青团在社会组织中的影响力。

四、推进措施

结合陕西实际,以边摸索、边总结、边推进的办法大胆实践,采取“布局、建点、联网”的“三步走”战略,逐步推进陕西共青团枢纽型组织构建工作。

(一)全面部署,全盘布局

在全省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团省委为“龙头”,协调党政机关,推动政府外包部分涉及青少年的社会服务项目;选取带动一批条件成熟的市级共青团组织,按照团省委统一部署,逐步推动他们在所辖范围内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团省委率先成立陕西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全省做出示范,并选取西安、宝鸡、延安、汉中等作为试点。

(二)多措“建点”,示范带动

团省委成立陕西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同时协调推动各先行试点的地市建立相应层级的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以这些培育发展中心为基点,构建相应的社会组织架构,承接政府外包的服务。以各“基点”为依托,推动志愿者组织转型,帮助它们在人才培养、资源对接、项目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为全省共青团构建枢纽型组织提供鲜活经验。

(三)互动“联网”,凝聚力量

1.依托各共青团机关闲置办公区域、青少年宫、青年活动中心等团属阵地,政府提供或社会爱心企业捐建的场所,创建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青春驿站”服务阵地,各试点市在辖区内至少建立一个市级孵化基地,一个市级和一个县(区)级“青春驿站”工作点,并逐步向街道、乡镇推进。吸引、联系一批青年社会组织入驻孵化基地,并实行“0”门槛、“0”费用政策,所有入驻的青年社会组织可无偿使用孵化基地内的办公场所和设备,同时基地积极为青年社会组织搭建信息、项目策划、培训、交流和服务平台,促进松散的青年社会组织向组织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2.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推动其购买部分服务,协调民政部门,指导、帮助条件成熟的青年社会组织注册为民办非企机构。依托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向社会筹集资金,解决青年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等费用。

3.定期开展青年社会组织培训活动,通过培训青年社会组织领袖来影响、凝聚青年社会组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渠道,向社会宣传、解读陕西共青团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理念、工作动态及工作效果,扩大共青团的社会影响力;搭建互动、交流、展示平台,举办“秦青汇·嘉年华”活动,提升青年社会组织在社会和政府中的知名度,推进项目合作;发动各类青年社会组织定期开展 “微创益”活动;在条件成熟的青年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逐步整合各类青年社会组织。

五、有关要求

各级团组织要以创新的精神、勇立潮头的勇气和敢于攻坚克难的魄力,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全面推动陕西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构建工作。

1.树立坚持不懈、长期奋斗的思想,克服畏难情绪,敢于面对困难,敢于创新;同时,要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倾向,务必把工作做好做实。

2.强化与青年社会组织的伙伴关系,坚持与社会组织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原则,共同参与,共管共治。实现工作方法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大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

3.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既要立足于青少年领域,也要放眼社会建设全局;既鼓励社会组织的自治,也强调对他们的整合;既要有“刚性”的制度化设计,也要有“柔性”的人性化关怀。

4.转变工作思路,摈弃“等、靠、要”的惯性思维,积极主动出击,在合作中努力寻找共赢点,探索用市场手段向社会寻求资源。

5.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舆论氛围,积极为陕西共青团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造势。

6.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定期组织各试点市交流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好经验好做法,探讨新思路新措施。


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西安郭杜教育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 710127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