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记者 郑一铭 )4月26日下午,“侯外庐学术讲座”第二十一讲在长安校区举行,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著名社会学家傅高义(EZRA F.VOGEL)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邓小平与中国道路”学术报告。
讲座中,傅高义先生借助大量图片、历史资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数量众多的独家访谈,旁征博引,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其中不乏一些敏锐的真知灼见。这些让现场观众感受颇多,也领略到学者风范。他说“虽然我的题目是《邓小平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但我知道你们肯定有人了解得比我多,所以,我特别想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介绍他与外国的关系”。他图文并茂、娓娓道出邓小平生平经历。“因为邓在法国呆过五年,在俄罗斯呆过一年,所以对外国有很深的了解,他的这些经历在中国成立新国家后的建设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他还风趣地说到“虽然邓小平很矮,但他没有自卑感。”
在提问互动环节中,观众提问积极踊跃,现场气氛活跃。傅高义先生回答的关键词是“渐进,渐变,慢慢”。傅高义先生强调无论是民主自由、教育,还是记者、媒体的传播影响,都不要太着急,要稳步地向前走。
正如主持人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邓小平时代的影响。正是因为1977年的高考制度在邓小平的大力提倡下得以实现,我们才有机会,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我们是如此幸运。”讲座的最后,主持人以一个小插曲作结:在讲座开始前他和傅高义教授聊天,聊到傅高义老先生已84岁高龄,看起来还如此年轻,真是令人羡慕。傅高义教授很风趣地说道“身体不老,精神不老”。
讲座终了,傅高义先生还在现场进行了签名售书活动。
有哈佛大学“中国先生”之称的傅高义,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国问题专家。《邓小平时代》是他耗费十年时间完成的力作。这本书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讲座初始傅高义强调“我写这本书不是为中国人,而是为美国人写的。美国人对中国人不够了解。在21世纪,美国人应该了解中国。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在10年、20年之内一定会超过美国,这毫无疑问。”
傅高义先生的生活照
傅高义先生在西大
聆听的学子
责任编辑:吴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