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蔡骏:我如何成为一个恐怖小说家——人文工程讲座196期

发布日期:2012-12-01  阅读量:

本站讯(记者:郑一铭)11月23日晚上7点由我校学生会学习部举办的人文工程讲座第196期在我校长安校区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由悬疑作家蔡骏讲述“我如何成为一个恐怖小说家”。全场座无虚席,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蔡骏被誉为中国悬疑小说第一人。他笔下的作品充满了悬疑,悬疑中却透着对社会各个阶层的解读。    蔡骏透露说,自己当年只是“榕树下”网站的一个文学爱好者,因为和一位网友打赌,他究竟能不能写出像史蒂芬·金那样的小说,于是就有了中国第一本悬疑小说《病毒》的问世。灵感来自一本关于清东陵的纪实文学:四十年代盗墓贼挖开同治帝陵,发现同治早已化为了枯骨,但与他合葬的年轻皇后却保存完好,就像刚刚睡着了一般美丽动人。胆大包天盗墓贼们,听说皇后是被慈禧太后所逼吞金自杀,为贪图一点点金子,竟剖开了她的肚子。《病毒》把故事搬到了2001年的上海,并在当年的三月开始在榕树下网站连载,那可能是中文网络上最早的长篇悬疑惊悚小说。这本书第二年就出版了,后来还被翻译成了俄文出版。“奇怪的是,《病毒》问世后,我再也找不到那位网友了,转眼过去了十几年。今年上半年,我在微博上发帖寻找,结果终于收到了他的评论,原来这些年他去了国外。我感慨世界真大,微博真小,时间真快!”
      从2001年至今,蔡骏每年都推出一两本悬疑小说,他说早年自己的《荒村公寓》《地狱的第十九层》还属于惊悚小说,但现在的作品却完全是悬疑小说了,“因为悬念是形式,内核是要传达世界观和价值观,我的作品开始关注世界鸿沟、贫富差距、城乡对立等社会问题,这是一个悬疑小说作家的社会责任。”谈到在创作作品《谋杀似水年华》作品时,他屡次为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落泪,因为人物的悲剧命运,让他觉得伤感。在创作《地狱变》时,他第一次写得让自己恐惧,不是对于内容,而是对于小说表现出的真实。   他说:“生活中的悬疑无时不在,无刻不在,无法预料,无法想象。”“蝴蝶效应”发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就像他自己一样,从十多年前他根本就不知道悬疑如何定位,到开始成为中国悬疑小说的领军人物,不断去尝试多元化的突破,逐渐接触人性,关注社会问题。他觉得这些历程也让他的生活充满奇妙色彩。  他在讲述的最后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新书《生死河》,本书将刊载于他主编的《奇幻·悬疑世界》2012年12月刊(第7期)中,他指出“自己的每部作品都在挑战自己,挑战读者”
      “中国的悬疑小说需要多元化,我会肩负起这个责任”。祝蔡骏灵感源源不断,让我们一起期盼他新的作品,新的“蔬菜”!   讲座结束后,展开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出问题,蔡骏一一解答了书迷们的疑问,现场气氛几度变得火热起来,掌声此起彼伏。
      最后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蔡骏老师在演讲                                                                                     陈梦琪 摄

 


座无虚席                                                                                              陈梦琪 摄

 

      责任编辑:刘江

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西安郭杜教育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 710127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