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希望,生命,活力。
秋风才稍起不久,十月的西安已渐有寒意。秋潮卷过古城褪成一片熟透的黄,西大校园里的绿色却正开始蓬勃生长,身着绿色上衣的校庆志愿者和许许多多与他们一样的平凡劳动者在填补着最易被我们忽略的每一个角落。现在,请随着笔者的脚步与镜头,与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可爱又亲切的朋友吧!
笔者的采访任务安排在下午,在众星云集,巨擘璀璨的上午典礼与异彩纷呈,热烈欢快的晚上汇演之间的漫长时段,也许我们都该在宿舍慵懒地度过这一段美妙时光,然而,我们亲爱的幕后人员们,仍坚守在他们各自的战线上,化身每一个平凡的音符,为西大奏响一百一十年的华章!
在众人散去的主会场观众席的周围,笔者看到志愿者们站成一圈,仍在风中维护着会场的秩序。他们的工作很重要,甚至中午也不能休息,为此要牺牲了上网,看小说,睡觉的时间。12级中文系的沙同学这样说道:校庆的机会难得,5年10年才有一次,作为一名新西大人,在大学生涯的第一年就赶上了110年校庆的盛典,成为一名志愿者不但是他们应该做的,更是他们的光荣。不同于其他职责的志愿者,他们在单调的工作期间甚至没有坐下的机会,即使身后有大片的空置座椅,他们仍在不远的地方坚守岗位。
刚刚离开他们不久,笔者在校内漫步,迎面走来了一位学姐,她在今天担任接待工作。在与她的愉快交谈中,我们初窥了志愿工作的简单情况。与很多第一次参与工作的同学们一样,她也对自己的志愿工作饱含热情,并且真诚期待着下一次参与奉献活动。学校为此次校庆准备了多项预案,设置了许多可以临时抽调的机动人员,她们用智慧解决了许多突发的变故。辛苦或者早起只是工作中暂时的一方面,学姐表示,从接待中收获的礼仪细节和待人接物的智慧方法,是可以适用一生的。
在舞台旁边,笔者有幸了解到校庆晚间的一些节目细节。据场边负责器材的工作人员描述,今夜的演出将由大小鼓的演奏暖场开始,所以鼓的上下舞台就成了表演的关键。大鼓很沉,需要两名男生才能抬上台,这一切需要在三十秒内完成,而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连续练习了两天,早已把时间控制在二十五秒以内,只为将演出的效果做到最好,确保万无一失。当我们心绪澎湃地观赏汇演时,会有人注意到在黑暗中匆匆将沉重道具搬上舞台,再搬下来的工作人员吗?可是如果没有他们和像他们一样的许多人,今夜的表演就不会如此流畅。
除了我们的志愿者们,还有很多一直在为西大默默付出的后勤工作人员。在同学们享受热烈校庆氛围的时候,她们仍然为西大的每一个角落倾力付出着。已经下午两点半了,几位负责保洁的阿姨仍然没有吃午饭。负责外场卫生的她们对此却并无怨言,也许没有额外的报酬,也许要早出晚归,可是校庆多么难得啊,说到这里,几位阿姨还是批评了个别同学破坏校园卫生环境的行为。当笔者问到今年新生们总体的素质时,阿姨们仍然毫不犹豫地给出了80分的评价,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思索的问题。听闻笔者想要拍照的请求,阿姨们急忙走开了。
就在笔者要结束这次采访任务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几位60届的校友们,他们感慨着沧桑的变换,怀念着老校区,老校长,还有尊敬的老教授们,语气里尽是自豪与骄傲。就要分别时,他们应笔者请求为学校的百十华诞献上了诚挚的祝愿:愿西大多拿国家级项目,多出科研成果,蒸蒸日上!就像灿若星辰的、为西大投注一生的校友教授们一样,每一个西大人其实都在我们看得见看不见的角落为我们的校园贡献着力量,为百年学府添砖加瓦,为金秋十月添上最明媚的翠色!诚挚感谢你们,亲爱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