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春意盎然话传统。在清明节到来之际,西北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走进富平县城关街道渭运社区,在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的支持下,成功举办了“清明寄思 春润童心”清明主题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活动伊始,由支教团成员胡光伦带领社区孩子们从清明节的起源展开。从春秋时期介子推“割股奉君”的忠义传说,到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演变,再到唐代以后寒食与清明逐渐融合的历史,孩子们在胡光伦生动地语言表达下听得入迷,仿佛穿越千年,触摸到了中华文化的根脉。

而后,胡光伦着重为孩子们讲述了清明节的习俗以及诗词中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胡光伦的带领下,孩子们齐声朗读杜牧的《清明》,感受古诗中的哀思与春意。支教团成员还分享了黄庭坚、白居易、韩翃等名家笔下的清明诗词,让孩子们在朗朗诵读中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之美。

最后,胡光伦从祭祀习俗、饮食习俗、娱乐习俗三个方面为孩子们讲述了清明节南方与北方习俗的差异,并最后总结清明节丰富的历史渊源、多样的习俗活动,从寒食禁火的古老传说,到祭扫踏青的文化传承,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

随后,由支教团成员高嘉昫开展生命教育故事会,为孩子们讲述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并结合动画短片《清明的雨》。在活动的尾声,支教团成员指导每个孩子写下一封“感恩信”,投入“时光邮筒”,约定好明年清明开启。






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解到清明节的起源以及传统习俗,并通过生命教育故事会让孩子们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更是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传承。未来,西北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还将继续携手“伙伴计划”,用知识传递温暖,用行动点亮童心,让文化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童年,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