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团学新闻  -  社会实践  -  正文

行走,在北方的艳阳里

发布日期:2016-07-17  阅读量:

西北大学法学院普法强识专业实践调研团

阳光迈着轻快的脚步到来了东方的天际,蓝黑色的绸布渐渐被金色照亮。几朵棉花似的轻柔的白云,被霞光抹上了迷人的橘红色,镶上了金边。  西北大学法学院普法强识专业实践调研团早早的便到达了兴平市南位镇留位村。



今天团队的工作与以往在西吴镇的普法不同,今天团队工作的重点在于调研,在留位村队员们针对婚俗家庭问题在村民之中展开调研,刚开始的时候队员们还是有些羞涩,但在善良热情村民的积极配合下,队员们慢慢的渐入佳境,互相配合,遇到不识字的村民,队员们一点一点耐心的解释给村民听,在得知大家来自西北大学法学院后,有很多村民也向队员们咨询了很多法律问题,队员们针对这些法律问题一一予以解答。七月的陕西炎炎烈日,每一颗汗珠的掉落都伴随着队员们青春的心跳,即便汗如雨下,大家仍然热情不减,因为我队员们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这让队员们感受到了作为法学学生的价值。



云霞映着落日,天边酡红如醉,衬托着渐深的暮色,很快就到了傍晚,到了收队的时间,在这一天的调研中队员们了解了当地的婚俗中的陋习之一——“讨喜烟”,结婚本来是让人高兴的事,但是总有些人打着“风俗”的口号,大行敲诈勒索之事。风俗固然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但有精华就有糟粕,不少陋习害人不浅。在经过团队的调研以及劝说之后,村民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村民,大家应该把握好尺度,理性看待这些风俗,摒弃陋习,发扬其积极的作用。



风俗与法理冲突,如何使法律具有普适性,这是人们作为新时代法律人必须要直面的问题,或许对整个社会的法制来说,每个人的努力是微薄的,但是星星之火必将点燃整个社会的法治之光,与此同时大家也深深的知道法治社会的建设从来都不会建立在空谈之上,人们心目中那些属于法律的正义与美好也从来是因为法律一直为有需要的人而存在着。

来源:西北大学法学院三下乡团队    责任编辑:李会平

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西安郭杜教育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 710127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