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团学新闻  -  社会实践  -  正文

践行焦裕禄精神,做合格“四有”青年

发布日期:2016-07-11  阅读量:

2016年7月11日8:00,西北大学“勤义乡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焦裕禄干部学院参观学习。

兰考段黄河位于兰考县西北部,流经三义寨、东坝头等五个县镇,水势湍急,站在东岸西望即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气势,这里,就是母亲河九曲入海的最后一道弯。诗情画意之下暗潮汹涌,自古以来,黄河就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历史上兰考境内百余次决堤,使黄河成为兰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上的巨大困难。(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首次出京就视察了兰考黄河东坝头,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旱灾、内涝、盐碱、贫穷,知道前进路上的困难荆棘,才能理解焦裕禄书记之于兰考的重要性。1962年焦裕禄书记被委派到兰考县任职,他躬身践行,无私奉献,今天的兰考不会忘记书记往昔的付出。目前兰考县所辖提防43.08公里,共计坝、垛、护岸184道,工程总长26680米。一切的努力都为了兰考的稳定蓬勃发展。

(队员们参观学习)

进入张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参天绿林。但在六十年代。兰考的风沙可以吹起拳头大的土块,沉积的沙土达到数米高,大风之时满天昏暗,整个村庄都被掩埋于沙土之下,是怎样的努力,才使兰考有如此脱胎换骨的改变。盛夏的阳光从华盖般的槐叶缝里流泄下来,像撒下一条条金色丝线。焦裕禄用生命绘制的那张富裕、光明的蓝图,今天已经成为兰考大地的现实。
今天,在焦裕禄雕像前,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王嘉宇老师带领“勤义乡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的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前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党规,践行“两学一做”,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
焦裕禄书记不仅治三害、除三害,而且给兰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这是传唱在兰考的一首新民歌。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20多年过去,兰考全境的飞沙地、老洼窝、盐碱滩,都已经长起大片大片纵横成网的泡桐林了。兰考的泡桐树不仅防风固沙,而且因为种植在盐碱地上,在制作乐器时木料更加强韧,不易变形,被称为最适合做乐器的木材。如今乐器生产已经成为兰考的支柱产业,古筝、琵琶、扬琴、古琴、阮……木香之中,是兰考人民光明富裕的未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进入中州乐器厂的生产车间参观学习。

(古筝)

14:30实践队在焦裕禄书干部学院参加音像教学课,观看纪录片《我眼中的焦裕禄》。
475天,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待了仅仅一年零四个月,但是这475天,让兰考人民永远记住了他。“我是您儿子”是焦裕禄对受灾的兰考人民所说的,这是一句介绍,也是一句承诺。“一天是兰考人,一辈子都是兰考人。”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这句话,在其位,谋其职,在其职,谋其一方土地,在其土地,谋其一片百姓。

(队员们学习)

焦裕禄干部学院特地邀请了魏善民、雷中江、张根群三位老人讲述他们与焦裕禄书记一起共事的故事。
不亲历现场,可能永远无法想象。这三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进教室,他们大可回家颐养天年,但却选择守着焦陵,每天打扫,选择在这里给每一届学员讲述焦裕禄的事迹,其实不只是他们,在我们的路途中,无论是路人、公交车司机、还是村民,只要谈起焦裕禄,他们的眼神总是充满着崇敬。

(队员与三位老人交谈)

座谈结束后,西北大学“勤义乡畔”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与几位老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几位老人亲切的询问暑期社会实践的进行情况以及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与学习情况,并对同学们提出了希冀“你们都是人才精英!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学习,要学习焦裕禄书记,多到人民群众中去。”今天一整天的学习中,队员们用眼睛记录焦裕禄书记带给兰考的一切,用心敬佩一个高尚无私的共产党员。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来源:西北大学“勤义乡畔”暑期社会实践团  责任编辑:郭蕊)

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西安郭杜教育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 710127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