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团学新闻  -  社会实践  -  正文

洪音一曲朝天歌——绥米唢呐国家级传承人汪世发访谈录

发布日期:2016-07-13  阅读量:

7月13日上午绥米民俗调研小组为探访唢呐文化,到达了绥德县四十里铺镇。团队拜访了住在镇上的国家级唢呐传承人汪世发老师,热情的汪老师在家中接待了队员们,并拿出唢呐现场吹了几首曲子,或雄浑壮阔,或轻快欢乐,调研团的成员们都深深被陕北大唢呐所吸引。汪老师给队员们介绍了大唢呐与小唢呐的不同,在他看来大唢呐更具有艺术性和传统性,而目前国内吹小唢呐的人数众多,尤以东北地区为优;大唢呐则人数较少,且只有在陕北地区才吹大唢呐,甚至有很多外地的唢呐艺术家慕名前来听汪老师的演奏,并整理曲谱。在老一辈的唢呐学习中,多是跟着师傅靠其声传,而汪世发老师因为懂简谱,自己也整理了许多曲谱。

(曲谱)

谈到唢呐演出在近些年来与长号、小号、电子琴等“西洋乐器”的结合,汪老师有些惋惜的的说传统的大唢呐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即使一开始有排斥心理,甚至到现在老一辈的唢呐艺术家们仍不太能接受,但这也是唢呐流传中的时代所趋。不过唢呐演出在陕北地区的需求量很大,家家户户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等日子的时候都会请唢呐班子,所以唢呐艺人们的谋生压力也相对较小。因此倒也不至于会出现电影《百鸟朝凤》中那种濒临灭绝的困境。在绥德,传统唢呐在与西洋乐器结合的过程中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在访谈过程中,汪老师不断地提到陕北大唢呐要传承下去“必须要走向专业化!”,在曲子上和技术上都需要专业化的发展,但陕北地区的学徒们大多都不识乐谱,这也需要政府更加切实的措施支持。汪老师作为绥米唢呐的传承人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起了“汪世发唢呐传习所”,虽然得到了很多的关注和支持,但因为传习所的发展需要很多专业的教材和设备,而资金方面的不足也一直深深地困扰着汪老师。

(和汪世发合影)

陕北大唢呐的传人比较少,目前省级和国家级的传承人只有汪世发老师一人,汪老师也殷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将他更好地传承下去。而传承人的选择则要从其对唢呐艺术的贡献、本身技艺和艺德方面来考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艺德,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有艺无德和有德无艺之人皆不行”。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在其他地区已经濒临灭绝的唢呐在陕北地区依旧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陕北大唢呐的传承更多的还是依靠民间自己的力量。光在绥德县城的唢呐班子就有30多个,较以往也在不断增多。关于绥米唢呐的发展前景,汪老师依然保持着非常乐观积极的态度,受益于目前民间良好的发展趋势,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唢呐依旧会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西北大学绥米民俗调研实践团 责任编辑:郭蕊)

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西安郭杜教育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 710127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