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是什么垃圾?”据说自从垃圾分类严格实施以来,每个上海人都要接受居委会老阿姨的灵魂拷问。垃圾分类,已然成为上海人民所有人心头的头等大事。
今年7月份,上海市正式开始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消息一出,便在网上成为热门话题,被民众称之为“最严垃圾分类”。上海作为试点地,也在这之后几个月中吸引了全国人民的注意。
对这事,人们一方面是好奇,毕竟以前还真没经历过。要说我国最早垃圾分类的
提出,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北京城,西城区大乘巷居委会跟民间组织“地球村”合作自行联系有关方面清运。然而这只是仅限于民间部分地区的,毕竟这种无偿劳动需要极高居民素质来推动实施。政府层面也提出过很多次垃圾分类相关的倡议和方案,均因为财力或是其他原因而不了了之。
为了推广垃圾分类这一政策的实施,政府宣传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依稀记得七月初,垃圾分类绿色发展一类新闻占领各大网站论坛。人民日报的文章,阐述了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其中列举了焚烧“垃圾山”所产生二噁英对于空气和地下水的破坏,漂浮于海面的垃圾对海洋生物的伤害等等。垃圾分类是一场刻不容缓的战争。如果实现了正确的垃圾分类处理,那么会对人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好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素质水平提高,我们的发展重心也理应从一味追求GDP转移到其他更加平和的发展方式上来。垃圾分类是对环境友好的,是有利于可持续绿色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方式。
我国一位人大代表也针对我们国家垃圾分类实行后所暴露的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我国垃圾分类存在着居民主动垃圾分类意识的缺乏,垃圾分类前端后端职责缺失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上制度执行力不足、宣传不到位、惩处不及时等,也有客观上如设备陈旧简陋、处理技术能力不足等因素。对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奖惩结合,对于不配合的小区居民提高垃圾处置费或进行罚款,强制推行。同时在也提高垃圾处理专业化水平,提高和推动前端分类水平,中端运输效率和后端科学处理,自上而下共同发力,达成共识,这样才会具有凝聚力,推动形成科学系统。除此之外,我认为我们应当减少徒有形式的宣传标语,科学而合理清晰的划分垃圾种类,并多开展科普性宣传,从而为政策实施培育良好的土壤,打下坚实基础。
再来谈垃圾分类实行时间较早的邻国日本,其实日本的垃圾分类效率并不高,日本能这么干净,垃圾分类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也就是说通过进行垃圾分类这一个仪式性的行为,达到一种提高素质教化人心的作用,但垃圾分类本身对制造干净舒适环境的直接影响是不大的。我们要通过垃圾分类这一政策培养的,应当是人们对于环境卫生保护的自觉性,而不应该真正想通过此获得直接利益。垃圾分类作为一场持久战,在日后大概还是要攻坚好长一段时间。而从上到下摆正心态和位置,采用正确的方法战略,结合自身状况,发挥自身优势,这样才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记者 张家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