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青年之声  -  正文

嘻哈“热”背后的“冷”思考

发布日期:2017-10-13  阅读量:

《中国有嘻哈》这档自制综艺节目犹如一股袭来之势将嘻哈文化推向大众视野,让地下非主流音乐得到更多人的注意。诚然,当大街小巷开始播放gai(《有嘻哈》参赛选手)的《火锅底料》,当节目中的rapper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微博热搜,我不禁开始思考,这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动因何在,从流行到摇滚,从民谣到嘻哈,下一个全民追捧的音乐类型又会是什么,嘻哈文化的本土化历程又将几何。

据资料显示,嘻哈文化(Hip-Hop)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于充斥着贫穷、暴力和毒品的美国纽约最穷的暴力社区布朗克斯,由中下层移民青少年首创,以涂鸦、街舞、DJ和饶舌为主要组成元素,并逐渐发展至全球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这里的介绍交代了嘻哈文化的起源、形式。值得注意的一点,它的起源具有极强的地域色彩,它不仅是美国黑人民间艺术的宣泄,也是那个时代被压抑的族群和阶层群众的心理宣泄。正是植根于这样的地区和时代,使得嘻哈文化的出身带着地下性和反叛性。所以你经常可见的嘻哈歌曲里充斥着激进的、暴力的、反社会的文字和标志,脏话俚语随处可见。而说唱歌手们的穿着打扮也带着极浓烈的个人色彩——金链子、棒球帽、大肥裤子,某种程度上这种个性的装扮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认同,以服饰和行为的差异将嘻哈群体同普通人群区别开来,以最鲜明的视觉记忆向人强调自身的特殊性。

为什么这种诞生于美国土壤上的文化会普及到世界各地?放眼望去,嘻哈文化有着在全世界的“通行证”。在美国,黑人说唱歌手层出不穷,他们在各大顶尖级音乐典礼上拿奖到手软;在日韩,k-pop成为他们独树一帜的音乐类型,成熟的歌曲制作造就了一个个嘻哈偶像;在中国,嘻哈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八十时代中期《霹雳舞》等电影的引入到受“韩流”“日流”的影响,再到以潘玮珀(《有嘻哈》节目导师)等为代表的港台歌手翻唱日韩说唱歌曲引发热潮。

作为一种现阶段流行于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嘻哈文化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是全球化特征,这种文化全球化是不同文化与传统、与历史不断交流碰撞中摩擦的火花。嘻哈文化本质所体现的追求自由、崇尚个性、向往爱与和平是能在全世界得到认同的,正是这种认同造就了这种跨文化传播的巨大成功,倘若缺乏了文化本身所具备的吸引特质,那么引起全球追捧则是件不太可能的事。

其实在节目开始之前,中国的嘻哈文化与主流相差甚远,大部分underground rapper以独立说唱者或“抱团式”厂牌为生,livehouse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用以演出谋生的地方。长期生长在battle(说唱的一种形式)、freestyle(即兴说唱)中的rappers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多是格格不入或者说野蛮生长。他们的说话、行为方式,甚至是成片成片的纹身都是我们的“主流”曾经不怎么允许的,即使现在,我觉得中国的普罗大众对嘻哈文化的理解力和容忍度只是比以前高了一个层次,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嘻哈仍然是片面的、狭隘的。这种看法的本源跟这种文化的特质密不可分。在一个认可传统文化、尊崇礼仪秩序的“主流”价值观里,为了说唱而放弃学业、与音乐朋友呆在一起的做法就会显得离经叛道。一个中国家长这样认为,两个中国家长这样认为,数以千计的中国家长都这样认为,这种群体压力带给嘻哈文化的是无意识偏见和本能的抗拒。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折射了部分国人对跨文化传播现象的无意识偏见和他们可能都本身意识不到的对文化全球化的自发抗拒。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并不是一味地指责“对嘻哈文化不理解”人群。只是就事实本身出发,跨文化传播中的无意识偏见需要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接受并认同一种文化本身是一件需要时间和理解力的事。它跟每个人的阅历、认知有关,摘掉无意识偏见的“玫瑰色眼镜”,从了解出发,先了解再评价、先认识再判断,每个人为克服无意识偏见做出的努力都会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出一定作用。这种作用是什么,我暂且无从得知,玩笑地说,如果中国家长对嘻哈音乐的认知不只停留在“二流子才玩的”“不学好才去搞这个”,节目里那些rapper的少年时代可能会好过一点。

流行不应该只是一阵风,我们看待一种文化现象也不能停留在表层。当一种事物开始以风一般的速度生长起来时,冷静的思考会帮助它不只是像风一般呼啸而过。如何吹得大,怎样吹得好才是每一种跨文化传播现象背后应该思考的问题。最后,出于嘻哈爱好者的立场,我希望中国的嘻哈文化也会有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一天。

1507888862351225.jpg

(责编:郭蕊)

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西安郭杜教育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 710127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