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正处在学习和成长的阶段,是否应该在此期间去创业呢?
一方面,作为还未真正步入社会的我们,在专业技能,个人能力等方面还正处于提升阶段,但却又怀着满腔豪情壮志,急着去展翅高飞,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乔布斯,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创业便成了我们的不二选择。当然,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也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银行的贷款、人事、财政等诸多方面,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便利,使他们能更好的搭建起自己的舞台。
然而,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没有太多经验的创业者们究竟有多少能成功呢?同样,在面对失败,他们又有多少人能承受住巨大的压力,多久能走出失败的阴影呢?这对于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这些初生牛犊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未知却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创业之初,我们满怀着激情,憧憬着未来,脑海里认真地构思着宏伟的蓝图,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在社会的巨浪中成为一颗璀璨的珍珠。筹备资金,建立团队,搭建人脉,准备策划,寻求赞助,在自己的努力与社会的帮助之下,我们做足了准备,蓄势待发,满怀豪情去迎接社会中更大的考验时,刚刚萌发的希望能否经得起残酷现实的考验,能否在市场中乘风破浪,就更加需要我们的胆识与能力。大浪淘沙,有些人凭借充足的准备和能力成为珍珠,实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而大多数人却因各种各样的不足而使自己的努力覆水东流,甚至负债累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与身体压力。
另一方面,依然处于成长阶段的我们,刚刚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等着我们去掌握,而这些专业知识,又恰恰可以使我们成为一个有专业素养的人,为我们将来的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提供有利的帮助。而且,学校里各式各样的社团也在我们个人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逐渐培养起我们的交际和工作等能力,使我们更加平稳,全面的成长起来。
或许有人认为创业会更加全面,更加彻底有力的丰富我们的经验,加深我们对社会的认识与体会,使我们更好更快的融入到这个社会中。然而,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我们凭什么去创业,凭什么安身立命,难道仅凭一腔热血吗?不具备经济资源的我们凭什么承担的起高额的创业资金,难道仅凭我们的父母和一些小额的社会赞助吗?而大学教育的目的,又恰恰可以使我们平稳的从初生牛犊过渡到逐步适应社会的人才,使我们起码可以怀揣着一项技能在众多的竞争中更好的脱颖而出。而且,当我们在社会中不断完善和明确自己的目标与追求,具备一些专业能力与经济实力后,创业的效率和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况且在紧缺高尖端人才的当今,实则并不缺少工作,所谓人才拥挤的只是处于低端和中低端岗位,大量的毕业生由于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无法胜任高尖端技术工作,只能去竞争那些简单,基础的工作,因此就造成了万人挤独木桥的场面。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从个人依托集体在社会中拼杀转为个人单干在社会中拼杀,其意义有待考量,仅凭满腔热血是远远无法走向成功的殿堂的,而如果具备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则会使自己的创业梦如虎添翼。另外,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在地区差异,高校差异等各方面差异空前巨大的当今,是否每个地区,每所高校的学生都适合创业,在创业失败后,社会是否给予他们同样的支持和关注,还值得探寻。
或许有人会认为创业是把双忍剑,无论结局是什么,我们要的是那个过程。
但是,我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是把单刃剑,绝非双刃,失败者当然可以说“只享受过程”,但在过程中,倘若失去了更加重要的东西,这一切是否值得?毕竟,大学期间创业是建立在牺牲学习时间和金钱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请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珍惜当下短暂的大学生活,多学多思,方可在以后的求职与创业中脱颖而出,而不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盲目,急切的寻求创业之路。
(记者:胡毅昊 编辑:陈凯莉)
(责任编辑: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