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青年之声  -  正文

像水溶进水中——读柴静《看见》有感

发布日期:2016-03-21  阅读量:

很怀念寒假时那种投入又惬意的感觉,手捧一本《看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就这样跟着柴静走遍了每一处心灵的角落,领略着不一样的世界。她说,人要不断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这句话近乎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的头脑中总是迸发出强烈的火花,看似热情却虚无缥缈,而又不可抑制。在这个冲动的年龄,我们经历太少,观察太浅,却又感慨颇多。我们在原地徘徊而不肯前进。《看见》让我看到的不止是新闻,更是一种渐变的成长,一种对人性的思考。央视十年,柴静从一个青涩的节目主持人蜕变成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她坚守在非典一线,成为第一个进病房的出镜记者,她不惧恶势力,曾多次深入虎穴,揭露一个个商界黑幕。她用柔性关怀着“双城的少年”,用刚性关注着征地问题。《看见》不仅是她的成长记录,亦让我们看到了光明和黑暗,妥协和力量的一次次碰撞,我们的思维在这样的碰撞中一次次被推翻,被重建,最终得到明确。


她的采访不只是针对那些大众化,时事化的问题,更多的是关注许多边缘人物和边缘事件。记者就是要实事求是,善于发现,将普通、原始,甚至丑陋的生活揭示給公众。事件往往因为普通而获得关注,丑陋而唤醒悲悯。就好比书中那对同性恋少年,柴静首次将同性恋这批不能见光的群体深入大众的视角,让我们不再歧视,不再怀疑,用一颗平常心去认识,去接受。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了才会存在,学着相信身边的一切,触觉和听觉去感受,去创造灵感,感悟生命。她说,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软弱,是韧性。
柴静认为,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采访者和采访对象是平等的,可以疑问,但不能质疑,记者需要做的是在采访中寻取价值,诉求平衡,保持中立,这是一个新闻人的基本素养。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毫无疑问,理性多于感动,准确多于滥情,做出来的新闻才能更具可观性,但真相又在毫末之间,人的情感决定着事态的走向,好奇驱使我们探索和证明我们内心渴望知道的东西,当我们带着一定的感情倾向去揭露真相时,真相又更加坚固更加真实。这也是记者的道德感和使命感在对峙。


题材很多,涵盖面很广,思考也就越深。是死亡在前进,还是我们在倒退?正义的力量究竟有多大?道德是否能不再滑坡?人性的界限到底是什么?我们终将浑然不分,像水溶进水中……


(作者:李高珊   责任编辑:孙皓月)


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西安郭杜教育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 710127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