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青春风采  -  正文

南方有嘉木 -------访《木香》杂志主编符亚威

发布日期:2012-05-25  阅读量:

符亚威是文学院09级汉语言文学的学生,现任《木香》杂志主编。


采访符亚威学长之前,记者去他的人人主页上浏览了他写的日志,其中有一篇是写他大一时在北大街遇到劫匪后机智脱险的事,惊险中他也没忘记幽默一把,顺利地“骗”过劫匪安全返校。当记者提到这件事时,符亚威笑称自己平时就是特“二”的一个人,神经大条,经常会不经意被小偷偷走手机等物品。有时候这样的“二”里也透着些不疾不徐的从容。他的日志字里行间流露出几分叛逆犀利的味道,当被问到是否是个叛逆的人时,符亚威说自己正处在从“叛逆“到“不叛逆”的转型中,“30岁之前不是愤青,没有良知;30岁之后还是愤青,没有脑子。”学长说年轻难免叛逆,在历练中不断地让自己看问题更加客观理性、磨平棱角但不失本心,也是一种成长。

最初在人人主页上写日志,他只是想抒写心情、表达想法,也当成练笔,后来他所写的短篇小说系列《奶奶讲的故事》被他的家乡的《衡阳日报》的编辑无意间发现,在报纸上连载,接着被选送参与2010年度湖南新闻奖评选并获一等奖,学长也有幸成为了1978年以来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这正是“是越努力越幸运”吧。

符亚威自称爱玩爱闹,读书、足球、DOTA都是他的兴趣所在,但阅读是他的最爱。不管多忙,每晚睡前他都必须看书,他最喜欢看一些有关哲学、历史的书籍,也看一些与新闻专业知识有关的书。

谈及当初为什么选择加入《木香》杂志社,符亚威说最初的目的是很简单的,没有想到什么意义,“意义是在过程中确立的”符亚威说。从进入《木香》开始,他主要负责人物访谈栏目——“嘉木”,做好份内的工作外更多的是收获,采访的过程也是学习的机会。符亚威提到自己对个人与组织的看法——在重视团队合作的同时,要思考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在组织之外还剩什么、有没有自己的特有的东西。学长平生最敬佩胡德平。他认为胡德平作为胡耀邦之子,不像一般的“红二代”那样依仗父荫;身居高位,却能作为学者潜心研究红学、历史,并取得成就。胡德平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知识分子的风骨。

符亚威学长向记者介绍了《木香》这几年来的变化。首先其发行量扩大了,由以前的一年2期逐渐增长到一年3期、现在是一年4期;由每期1000册增加到如今每期2000册;由当初的收费到现在摆摊在教学楼前由同学们自由领取。符亚威还想将来在杂志领取处摆放一台饮水机,增加校园的温馨气氛,也让《木香》给同学们带来更多愉悦。与之前主编将《木香》的风格定位在“文艺清新”上不同,符亚威主张杂志应该有更积极、更现实的内容,这从《木香》的栏目设置中可见一斑,既有“文苑”这样书卷气浓厚的文学作品栏目,也有“学林”、“焦点·热风”这样关注文化学术、社会问题的内容。符亚威觉得80年代已过,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是精神食粮的纯文学,也应作为传播载体,传递更多理性的东西,“当然如果下一级的主编再给《木香》定位以和我不同的风格,我也很支持,作为主编,关键是要能把自己的想法落实、贯彻到实际中,真正把它做出来”。

2012年5月5日,在中国(陕西)高校传媒联盟2012年年会暨主席团换届大会上,符亚威当选第三届中国(陕西)高校传媒联盟副主席。对此,他云淡风轻地说可能是因为自己“比较会说”,并与我们分享了一个竞选的小细节——当被要求用三个字描述一下自己时,他用了“高帅富”,即高在智商、帅在心灵、富有才华。符亚威把当选校媒联盟副主席看做一个学习机会,可以让他在更高层次上接触传媒、认识更多优秀的人。

相较于自己所学的,倾向研究做学问的中文专业,符亚威更喜欢注重实践、富有活力的新闻专业。辅修了新闻专业后,他觉得诸多新闻教材上的内容也难以避免重复,而校园媒体虽然有不足之处,却确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有些同学觉得在校园媒体上必须写一些官方的东西,缺少自由表达的空间,对此符亚威学长说那就先努力把官方要求的东西写好、写规范,为以后找到更大、更宽广的平台施展才华做准备。

符亚威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新闻理想,他很喜欢记者这个富有挑战性的职业,可以走到不同的地方、了解不同人各异的价值观,可以把事业追求与心灵自由结合起来。对于未来,他希望自己做一个不断学习的人,发现不足、弥补不足,向人生这杯水里不断注入新水,向传媒领域投注一份力量。

南方有嘉木,不疾不徐,不断努力,终成栋梁之才。

共青团西北大学委员会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西安郭杜教育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 710127        后台登陆